[幸福杂谈] 关于幸福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4 11:15: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关于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一直盘桓在我的脑海,这些年来,许多人在讨论积极心理学,讨论幸福,但大家对幸福的解读一直无法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幸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健康长寿、环境改善、社会公正、人的自尊五大类。。网易作过一个关于幸福的调查,大家广泛认为,幸福在于对比之中,同样是拉肚子,你有坑蹲,而我没有,这就是你比我幸福。这代表了很多人对幸福的一种理解。

英国心理学家罗斯威尔等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幸福=P+5E+3H。其中,P代表个人性格,包括个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忍耐力等;E代表生存需求,包括健康、交友状况、财富等;H代表高级心理需求,包括自尊、自我期许、雄心、幽默感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H=S+C+V)。通过实证研究,他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指数50%决定于先天的基因,后天的环境占据了10%的比例,而一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力则占据了40%。之后,他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提出幸福与三个变量有关,幸福取决于积极情绪、心流和意义,之后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又加入了成就和人际关系。

可以看到,大家对幸福的理解可以讲是形形色色,就象一位哲学讲讲的:你不讲我还明白,你一讲我就糊涂了。在对幸福的描述中,有幸福、幸福感、主观幸福观、幸福指数、生活满意度等等,但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的生活是什么”?许多人都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把幸福放在感受的层次去看待,但忘记了,感受尽管不能决定于环境,但决不是与环境无关,我们可以讲金钱不能决定幸福,但不可以讲幸福与金钱无关。日本人公布了132项指标来测量幸福感,塞林格曼也认为幸福决定于5个因素,但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拿塞林格曼讲的五个因素举个例子,有积极情绪、有心流、有意义、有成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却没有了健康,这个人的生活是幸福的吗?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人们如何来分配自己的精力去追求这些,这些都没有讲到,因此,塞林格曼还是立在一个学术的角度来看等幸福,而没有站在一个应用心理学的有角度。事实上,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因素在影响着人,但只有4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身体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成就层面,第三个是关系层面,第四个是意义层面,幸福的生活就是这四个层面是平衡的,生活中过多地投入到某一个层面,都会导致其它层面的缺乏,最后都会导致不幸的生活。这里面身体是根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很少有人全部将精力投入到身体上,我们许多人一生都在用身体买单,到年龄大了后,开始还债。全部将精力投入事业的人,会在家庭、身体和意义方面付出代价,比如,许多所谓的富翁会生活空虚、自杀、甚至离婚率远远高于常人。全部将精力投入关系中的人,会在身体、成就和意义方面付出代价,最著名的当然属于李宗瑞先生了。当然,全部将精力投入到意义方面的人,会在其它三个方面付出代价,比如许多文人,都是文弱不堪,怀才不遇,关系混乱。其实幸福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平衡平静还有可持续,他所导致的不是情绪的大起大落,而是一种长久的稳定的喜悦。

“如何来识别幸福”?这就涉及到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主观幸福感”。当然,幸福的生活并非能一定能导致幸福的感受,就象对一块巧克力,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讨厌。但幸福是粮食,你可以喜欢,也可以讨厌,但最终你要感恩他让你存活了下来。因此,幸福感事实上与外界的环境,或者讲是幸福的生活的关联度不是太大,塞林格曼认为是10%,我觉得这个太绝对,视情况而定,当物质条件匮乏时,这个比例在幸福感中的比例要占据绝大多数。但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比例会逐渐减少,比如对于亿万富翁来讲,财富只是一种符号而已。幸福的表现会有两情形式,也就是一个人幸福不幸福,看看他的状态就可以知道,第一个是积极的情绪,这个是大家公认的,幸福的人看起来是快乐的、愉悦的、乐和的,面容是祥和的、喜悦的。第二个就是投入的,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讲的是“心流”,一种被当前所做事情催眠的一种状态,注意力通道开始狭窄,完全地和当下融合为一。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出现这种状态,那么这个人也许就是幸福的。

“如何去测量幸福”,这个就是所谓的幸福指数,即幸福的程度。不丹国王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日本人建立了132个幸福的测量指标,去年最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丹麦,最低的是一些东欧国家,当然这些都是从一些宏观的角度来衡量幸福。积极心理学认为的幸福的测量主要从情绪和认知两个维度进行,一个是积极的情绪,另一个是生活满意度,并设置了一些量表。

“如何来获得幸福”,这让我想起老子讲过的一句话: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换句话讲就是:以出世的心入世。持续的幸福是基于拥有幸福的生活,比如,健康的身体、一定的成就、良好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这些需要我们在生活去创造,去追求。但这些是不够的,拥有这些并不等于我们能拥有幸福的感受,既然是感受,那就得修心,修心其实就是修一颗发现的心,发现我们所拥有的,这就无怪于许多哲人在中年以后,都走向了内在的道路,当我们活到一定年龄时,就会发现,我们的世界其实只是内心中的一个投影,一切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固执地一直将眼睛向外看,向前看,去追寻,而没有向内看,去发现。塞利格曼提倡的感恩练习、三个好事练习以及“24项优势”都是修心的具体方法。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4 21:38: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亲,感谢你的一篇《关于幸福》的文章,引出了我一篇《幸福源自积极心理》的文章。
       关于你在文中提到英国心理学家罗斯威尔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我想他们有自己的研究角度,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里探讨就会出现偏颇,我们不妨思考: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怎样去实现?至于塞利格曼提出的10%,我觉得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些在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里有讲到,我想他们在提出10%的时候是有过科学验证的,否则他们怎么不提出另外一个数字呢?而我们却没有大范畴地做过调研,况且他们说的是大环境的影响占10%,比如一个国家的体制、福利等等,剩下的都在40%的范畴内了(包括财富和健康),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起作用的东西,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效的起作用的东西吧,比如那些即使不健康、不富有的人是怎么做到幸福和成功的。
       我觉得我更感兴趣的是对幸福起积极作用的部分,就是那40%。当然我们的40%改变了,我们遗传给下一代的50%也就改变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4 21:46: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幸福源自积极心理

       幸福是心的感受,是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幸福是对过去满意,对现在快乐,对未来乐观。过去、现在、未来心情都很愉快这就是幸福。幸福源自积极心理,幸福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成就和健康。越快乐、越积极的人越成功,因为他们有更多精力,工作更努力,因为他们在追求,他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开放、更宽容,创造力更强,所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更高层次的成功。越快乐越积极的人越健康越长寿,因为约有76%的身体疾病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因此,幸福的人会更成功、更健康、更长寿。
       一个具备积极心理的人,他的幸福感是不受成败、财富、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的。

       积极的心理解读带来持久的幸福和更高层次的成功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即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William James在19世纪写下的公式,他说自尊=成功/抱负,所以要降低你的期望。换言之,如果我们有很高的期望,很高的抱负,我们就有更大的可能伤害自己的自尊和幸福。而哈佛大学在过去35年的研究中发现,这个公式实际上是错的,并引用了很多研究成果加以说明,其中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爱迪生的期望很高(发明电灯),结果是他的的期望一万多次落空。很多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家都有很高的期望,正是这些期望催人奋发,然后他们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对成败有积极的主观解读,积极的主观解读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功的高度。
       爱迪生于1870年代,与科学界都在研究灯泡。如何用电发光,整个科学界都在研究这一课题,但一无所获,爱迪生也不例外。当地报纸的一名记者,前去采访爱迪生,他当时已经非常有名了,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们谈了各种话题,然后开始讲灯泡问题,那个记者对爱迪生说,“爱迪生先生,您致力于灯泡研究许多年了,整个科学界都在进行相同研究,但毫无所获”。当时爱迪生已经进行了5000次实验,这位记者也知道,于是他对爱迪生说,“爱迪生先生,您已经进行了5000次实验,失败了5000次,放弃吧”。 爱迪生回答“我没有失败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证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同样的客观现实,5000次失败,但却有完全不同的解读,那个记者也其他科学界认定,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但爱迪生的主观解读,这是他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因为是可能的。事实是,爱迪生在发明灯泡前就宣布,他将在1879年12月31日,展示灯泡,这是在他发明灯泡前,1879年12月31日,爱迪生向世界展示了,用电发光。
       成与败都无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和自尊,但一个人对事物的主观解读和认知却深深地影响了幸福和自尊,从而影响了他的韧性、创造力和成败。他们相同的是在出发时野心勃勃,期望值很高,不同的是在过程中对成败的主观解读模式,从而决定了幸福和成功的高度。有人觉得失败和困难都是灾难,有人觉得失败和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认知不同,幸福感和自尊不同,这一切由心理决定。
         迈克尔乔丹说:我的职业生涯投篮失误超过9000次,输了大约300场比赛,有26次,我被委以重任投制胜一球,但失手了,我这一生一次又一次失败,所以我能获得成功。爱迪生说过“我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他失败了一万多次,才最终发明了电灯泡,但他没有把它们简单地视为失败,而是成功展示了哪些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你想提高成功率,就要将失败率翻倍”,天才的起源,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最成功的科学家,也是失败最多的,经历过最多失败。爱迪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居里夫人,最成功的科学家与艺术家,经历过做多的失败。
       因此,主张提高期望和欲望,并积极解读暂时的失败(失败是暂时的;失败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痛苦;失败是让我们又上一个台阶的成长;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然后继续向着期望前进,然后再积极解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一天,你会发现:我能应付了,我实际上比自己想象中要更有适应力。我的自尊水平上升了,我的快乐水平也随之升高,最后还有更多的成功。
       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都有积极的心理解读,就会对过去满足、对现在快乐、对未来乐观,就会带来持久的幸福和更高层次的成功。

       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是幸福和成功的关键
       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不一定痛苦。有钱的人很痛苦的事件听闻不少,贫穷的人很幸福的听闻得也很多,你看看那王宝强在电影中的角色就是一个“幸福”的代表。穷人有穷人的期望,他们想娶媳妇、想为父母治病……富人有富人的期望,他们想升官发财、想环游世界……这些都不会直接影响幸福,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解读、认知和关注力。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对事物有积极解读的能力,因此很多人不幸福,即使他们拥有很多,但不幸福。
       有一些人即使生存环境恶劣,但他们依然快乐,并能成功。有一些人即使身体残缺或疾病缠身,但他们依然快乐,并能创造奇迹。因为他们有能力对事物做出积极的解读和认知,他们有能力激发驾驭成功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是幸福和成功的关键,对事物积极解读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育成熟的。持续地学习和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就会获得持久的幸福和更高层次的成功。
       积极心理学是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人类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幸福是对过去满意,对现在快乐,对未来乐观,而这一切皆源自积极的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07:51:5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如何获得幸福,我认为首先得有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建立持久幸福的基础。而对于幸福的感受于源于对幸福生活的感知,这与修心有关,也与现实有关。现实生活是基础,只有当现实物质生活满足到一定阶段时,他对幸福感的影响才趋于减小。在此之前,幸福确实与外界有关,或者讲与人的基本欲望的满足关系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08:03: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呵呵,我是抛砖引玉了。环境10%的影响,我觉得他们没有从动态的角度去论证,他们只是做一个成人样本,对于其它样本如何呢,对于正态分布的两端的人群,外界的影响可能会更大。40%确实是我们可以工作的地方,多多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0: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你说的很有道理,同时,我们可以在这种常态上探讨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者说它也象自尊一样有三个层面,一是依赖于物质和环境影响的,二是不取决于物质和环境影响的,三是无条件的自然状态,我想这三种人都存在。
       (三个层面的自尊:依赖性自尊,即由他人表扬和认同而产生的自尊。独立自尊,即内在产生的自尊,这咱自尊不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是自我生成的。最后,无条件的自尊,也可以称作一种自然状态,我们自然的存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0: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修心吧,看什么时候能修到无条件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10:36: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呵呵,不寄于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1: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说到物质匮乏,我想说一说穷山沟的孩子。
      我爸爸就是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孩子,那个村子只有10几户人,人口只有几十人,同样是物质匮乏,却有两种人:消极心理的人,他们看不到希望,他们认命,他们有的抱怨社会,抱怨天气,抱怨父母,抱怨老公老婆,甚至抱怨老鼠,哈哈;积极心理的人,他们同样贫穷,甚至穷到无法吃饱肚子(我爸爸也是如此),因为肚子饿到偷偷落泪(我妈妈就在这样的穷山村里因为饿到落泪),但他们看得到希望,他们乐观,他们认为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他们拼搏......后来我爸爸成了海口某区的政法委书记,重要的是他用他的精神培育了两个积极进取的孩子(我和我弟弟),爸爸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自称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我们协会的荣誉会员莫金连也是穷山沟的孩子,她上小学的钱是养母原本用来做白内障手术的钱,她16岁就起早贪黑赡养养父母,直到给养父母养老送终。莫金连现在还在一边读书一边劳动赚取生活费,但她一直很乐观,她回忆起童年很幸福的是养父母对她的爱护,她很满足,她现在很快乐,她对未来很乐观,她现在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不息之星的十大标兵”之一,在百度里搜索“莫金连”就可以找到她的消息了。
       中国百名大学生自强不息之星都用积极心理谱写了不一样的青春,其中十大标兵事迹更是振奋人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1:34:0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从他们身上我们受到什么启发呢?环境与心理是什么样的逻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12:03:3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所以“积极进取”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积极,就是因为以前的心理学过多地强调解决问题,而在发挥优势方面研究不多,现在的积极心理学是对过去消极心理学的一种矫枉过正,现在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偏重,就像当年对消极心理学的偏重一样,都是为了让心理学发展得更完整,对人的理解更全面。由于进化使然,人的消极视角使人能够未雨绸缪,是人生存的保障,但在一个繁荣的时代,人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应对一切。老一辈:“解决问题的高手”,依然是问题解决取向,但也包含着积极的精神,同样能塑造辉煌。因此,积极与消极是不分的,塞林格曼提出了5:1的比例,还有积极企业提出1:2.9的比例,都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3: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我们对积极的理解不一样,我理解的积极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并积极正向解读,然后采取积极的行为解决,你的理解是积极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3:19: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老一辈“解决问题的高手”是看到问题的存在,并乐观地觉得问题是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的,这是积极心理,我理解的消极心理是看到问题的存在,悲观地解读问题和事物。请不要再在探讨积极心理的时候偏面地认为积极心理是看不到问题的存在,他们看到问题,并乐观解读和采取积极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3: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消极心理,狭义上是指个体心理的一种消极反应,表现为信心缺失、多疑、愤世嫉俗,看破红尘等等。广义上是指个体因受自身遗传因素或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所衍生出的一种病态的心理,这种心理形成后对患者的意识特征和行为反应产生很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3: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消极心理和积极心理都看到问题了,只是反应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14: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消极心理学并不是否认问题的存在,相反是肯定问题的存在,也是采取积极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是一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学,比如在婚姻中,消极心理学是发寻找婚姻中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传统的心理治疗都是这个模式,即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提升婚姻质量,如何发挥二者的优势让婚姻更美满。二者就像中医西医。这是我的理解。所以消极心理学并不是消极手段,消极心态,而是问题取向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是优势取向心理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14: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我也很赞同你所讲的积极,因为消极心理学也是积极的。我们的理解在分歧在于,我讲的是消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你讲的是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4:41:1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嗯,积极心理学同样承认问题的存在,包括失败的存在,积极心理学讲究现实的乐观主义而不是不现实的乐观主义,积极心理学是对心理学三大使命里的两大使命的补充,不是否定其中一项已经成熟的使命,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使心理学从只关注修复生命中的问题,趋向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改变21:1的比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4:42:5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巫师 发表于 2013-2-15 14:16
消极心理学并不是否认问题的存在,相反是肯定问题的存在,也是采取积极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是一种问题取向的 ...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巫师 中级会员 2013-2-15 14:43:5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主题 帖子 积分 385

YOU ARE RIGHT,我们终于统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妙柳 中级会员 2013-2-15 14:44: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279

请问原文《关于幸福》研究的是积极心理还是积极心理学呢?差点忘了来时的路,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蛋蛋不坏 注册会员 2013-3-28 21:41:2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88

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某种愿望即将实现又尚未实现前发自内心的自我陶醉或感觉,也可以是快乐前的精神品尝。提高幸福指数的秘笈是在降低欲望的同时不断提高追求幸福的能力。快乐常有,幸福难求。

    试举一例来感觉感觉,某人某天突然接到20年前差点就结婚,且一直没见面的初恋情人打来电话,他说三天后我想去看你,那么自这时开始到你们见面前的这种感受就是幸福!

    上面诸位就其概念一谈就是半天,依我看这本身就够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阅读

21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